在基隆河還沒截彎取直之前,內湖被彎彎曲曲的基隆河流貫,加上內湖本身靠山,所以在60年代內湖可說是一個山多地少人口稀疏的地方,加上民國五十七到民國六十三年內湖全區禁建,更使得內湖的人口一度減少,以內湖的西湖地區來講,在基隆河截彎取直之前西湖地區發展大概只在北勢湖老街及港墘老街一帶,這個地方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工作或養殖豬、魚等工作,尤其科技園區的的地方其實是基隆河沿岸的一塊大荒地,從來沒人想到這塊雜草叢生的荒地現在竟成了今日的科技園區,這個轉折點大概歸功於民國八十五年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完成,截彎取直不但改善防洪問題,更為這裡帶來一大片的新生地,就連現在的環東大道也是基隆河的舊河道。

截彎取直後,政府為善用這塊土地就把他規劃成「內湖輕工業區」,希望一些在台北市裡的工廠能主動搬到這輕工業區,進而改善市容,但由於規劃之初,這個地方並沒有道路,生活機能也很差,所以一般的工廠並未搬到這個地方,更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民國九十年相繼完成堤防防洪計畫上北二高與內湖環東大道聯絡道的完成,漸漸有許多集團認為,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實在很難再找到這麼大的新生地,而且擁有這麼優勢的條件,因此這塊土地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許多廠商的青睞,甚至許多科技企業總部聚集於此,台北市政府為了順應這裡急速的變化,也希望這裡能發展成台北市經濟軸帶中心,因此於民國九十年12月,正式把「內湖輕工業區」改成「內湖科技園區」。

 

比較圖

截彎取直後的樣子(基隆河旁是一塊空地)

現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