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築夢大手牽小手,迎接新生機

                                                                                                                   

簡月芬

 2003.12.06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台灣綠色學校網站上看到一則 有關溼地水生植物的種源分贈及水生池的規劃訊息,心中燃起一絲希望--幾年前得知台灣原生種的萍蓬草(左圖)面臨瀕臨絕種的危機,萍蓬草的野外原生地是在桃園台地的水塘間,生為桃園人卻對此植物沒有任何認識,深感從事教育工作進入二十年,在課堂裡常常告訴孩子要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而自己卻沒有任何具體的行動,當時得知萍蓬草濱危,便在心中想著,若是有機會,也許能盡一點微薄之力,雖然沒有廣大的水塘空間,但在學校中小小的水域,應該也能保存一點點的族群吧?!

經過多方打聽,也從網路上尋找相關的資訊,似乎想要獲得此種源還得花不少功夫,就如此一直延宕下來,直至今年十一月在網站看到則訊息,立刻和邱錦和老師(右上)聯,而熱誠的邱老師不僅提供許多相關的訊息,更邀請我能和 一些同事孩子及家長前往宜蘭採集。和教務林主任幾經商討之下,從個人開車到租小貨車最後成行則是一輛大型的遊覽車,同行的大人小孩共計四十人,浩浩蕩蕩的一群人在寒冷的十二月天,第一個週末到宜蘭採集去了。

在此趟行程前,邱老師連絡荒野協會的溼地工作人員和我做些有關學校水池改造事宜的討論,並托人帶了一捲『小水草大世界』的溼地環境植物的光碟,請大家在遊覽車上觀看,讓大家對水生世界有多一點的認識。

初次和邱老師在宜蘭見面,他帶我們到宜蘭市陳氏湖堂(右上)採集水生植物種源,感謝老天賜給我們一個溫暖的驕陽天,許多夥伴脫下鞋子襪子,赤腳踩踏在豐饒的大地上(左上),每個人負責採集一種物種,但是採集對許多人來說可是生平頭一遭,雖說我並不是第一次的採集,但是在水生池中採集我夢想中的台灣萍蓬草倒是讓我心驚膽跳的,手握著小小的鐮刀,在水池裡畫了一圈又一圈,仍未感受到萍蓬草離開這個水塘,後來換了一處再度試試,旁人也幫我一把,終於採起兩株萍蓬草,這時才放下忐忑不安的心。接下來則是不停的拍照並紀錄每種物種名稱,許多經驗不足的夥伴都得靠著幾位採集高手協助才得以完成,而幾位高手中的高手,首推李俊治老師,李老師緊跟著邱老師身旁,一發覺有需要幫手時,二話不說立刻幫忙採集,看著他身陷水塘中游走,手上一叢又一叢的植物,在在都顯示著他的熱力四散、熱情無限,更為大家採集了一大把的長苞香蒲花序;除了李老師之外,周凡淇老師更是在沒有任何裝備之下,頂著高大的身長,赤腳走到水塘中間,從爛泥堆中採集到一株非常完整的齒葉睡蓮,水塘邊的我們不禁高聲為他歡呼;由於忙著拍照和紀錄物種,無暇看顧年幼的靖云和靖文,索性徐瑞玲老師、鄭惠蘭老師、林愛津老師們幫忙照顧,讓我免於擔憂之苦,而外子建銘則是隨時待命處理一些瑣碎事宜,雖說全家出動,但我卻無暇和家人盡享採集之樂,慶幸許多同行的夥伴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幫我分擔許多,讓我勉為其難的將採集到的物種大部分都做了紀錄,只是最後看著那一箱箱的植物,我卻擔憂不已,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和責任,將這五十種的植物帶回學校後,我該如何處理才好呢?此刻的我,確有著沉重又沉重的心情…..

中午,大夥在盛陽水草場(右下)吃了一餐口味特別的『水草大餐』,餐後我們在水草場閒逛,看著滿池紅咚咚的滿江紅,我才深刻的體會到此種植物命名的真正意境啊!這一個不算小的水塘,正有幾個工作人員在水塘裡做些清除水草的工作,唉!我又得知一項艱難的任務--管理及維護水生植物的生長。

隨後我們參觀水草迷宮時,在此迷宮裡有著一個區塊一個區塊的沉水型植物,隨著植物不同的性質,每塊區塊的水質也不盡相同,大夥就在這一個個區塊的間隔(如同水田的道梗)快步移動著,我緊跟在年幼的靖文身後,很擔心她一個不小心就掉到水底,隨著邱老師的腳步,我們已經即將走出水草迷宮時,靖文和姊姊更快速的移動步伐,說時遲那時快,靖文撲通一聲掉進水裡,我在遠處看著,真是有無限的焦急,索性周老師將她快速的拉上來,而靖文此刻並沒有哭鬧,只是任憑邱老師急忙的牽著她的手,到浴室梳洗一番,還好除了衣服溼掉外,並沒有造成其他的傷害,真是添加一筆難忘水草接觸記憶啊!

午後,邱老師帶我們參觀羅東運動公園,這時天氣已轉為陰雨連綿,也許是邱老師的講解太精采了,這樣的天氣並不影響我們觀賞運動公園的景緻,最後孩子們還在『望天丘』(右圖)盡情的跑上跑下哩!看著這樣很人性化又兼具生態概念的公園,不禁讓我想起倫敦的海德公園,雖說這裡的大樹沒有海德公園的大樹大,但是這樣的公園體驗絕不亞於海德公園,我心中暗自決定我一定要再度造訪羅東運動公園,來一趟生態體驗及休閒之旅。

和邱老師告別之前,他深知我返回學校的苦惱,熱忱的他,決定在下星期一(128)他將到台科大之前,提早到學校來實地勘查,並給我們一些建議,聽到邱老師將親自到校,心中的一顆大石頭頓時減輕不少,相信邱老師會給我們有更多更恰當的建議,讓我們真正能圓此夢想!

返回台北時,已經晚上八點鐘,下車之前,我請大家能協力將所採集到的所有植物搬到餐廳,當車子一停下,我隨即衝下車,打開餐廳點亮所有電燈,無論是大人或孩子,人手一箱箱或一袋袋的植物,沒有人告訴誰應該做什麼事情,但所有的人都盡自己一份力氣,不一會兒功夫全部都排列在餐廳,動作之迅速令我意想不到,我想這就是大夥親身參與後的自發性行為,而這也正是當初邀請有興趣有空的夥伴能一同前往宜蘭的最初想法。

回來了,帶回了五十種水生植物,七種水生動物,我們將接續築夢的下一個工程了!

 

溼地築夢進行清點工作

2003.12.07

昨晚從宜蘭採集回來後,時間已晚,沒有做任何清點工作,今天我帶著家人趕緊到學校進行清點,核對著筆記,卻發現非常混亂,索性外子也分擔了一些工作,總算有點頭緒,袋子上重新再次標記,並且按照編號放入採集箱內,期望對後續的工作有些幫助,同時也在每袋植物裡添加一些水,以免過度乾燥影響它們的生命力。

隨後又將水草場贈送的水生小動物,水蠆和仰泳椿及蛤和螺放入生態園的水池內,而蓋斑鬥魚和青將魚擔心會成為水池內大魚的盤中蕵,暫時放入教室的魚缸飼養,待日後水池有較多的植物生長(提供躲避和產卵的空間),再行放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