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綠蠵龜、鯨豚

                                                                                                                                                                                           

水域生態系--3

繪製者:陳欣.林佩穎.許有利.陳昱廷.石璥傑. 劉凱強

Ø綠蠵龜及其生活習性

綠蠵龜屬於蠵龜科,俗名叫做「石龜」,體型屬中大型海龜。綠蠵龜的背甲大致呈心臟形,背、腹甲均具角質性的盾板和骨板,頭部具鱗片,與蛇類相似,因此身體不能完全縮入背甲內。四肢均呈鰭狀,並有爪一枚。因背甲與體內脂肪為綠色,所以英文名為「Green turtle」。

綠蠵龜分布棲息地熱帶及亞熱帶之太與水深有密切關係,而海龜在海中的分部大多集中於0-50公尺深的水域,於洋流主軸中的並不多,平洋與印度洋水域為主。

一些綠蠵龜居住的海域,通常都是生態敏感帶,海岸地區的汙染,會使他們所需的食物來源以及居所條件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而永遠消失,沙灘以及沿海的垃圾,不但嚴重污染當地的環境,妨害海龜產卵及覓食習性,而且許多綠蠵龜也曾發生誤食垃圾而死亡的情形。

Ø虎鯨及其生活習性

虎鯨可在全世界上所有近海及沿海海域中發現,有一族群生活在哥倫比亞、加拿大及美國華盛頓間海域。虎鯨為地球上分布廣泛的哺乳類之一,常出現於比熱帶、亞熱帶海域(尤其是北極附近)。多半是離岸邊800公里以內的地方,一般喜歡深海域,多於冷淺灣、內海、河口等出沒。虎鯨群體社會性很強,家族一起旅行、獵食,終生不渝,對船隻反應好奇主動、大方、水面動作很多。露頭偵查、全身拔跳水面、側翻仰泳、舉尾拍水、活潑好動、敏捷快…等等。

虎鯨會形成穩定的小群,這些小群大約是2~50隻所有定居性的小群,至少會離海岸500公里的範圍,而遷移性的則佔領離海岸630公里的海域並延伸至無線的距離外。虎鯨是發聲的動物,且有3種不同的發聲方式。1.回聲定位 2.脈衝 3.哨叫聲。在海豹出生的季節,虎鯨會遷移到南極附近的島嶼周圍。 牠們會將自己擱淺在岸邊,企圖獵殺海豹,事實上,擱淺對虎鯨來說是虎鯨相當成功的技巧。較老的虎鯨會教較幼小的虎鯨擱淺抓海豹的技巧。觀察虎鯨的獵殺行動可發現雄性是征服大型危險獵物的主要成員,所以死亡率較高。一對雌雄虎鯨會有互相影響的模式有: 1.運動模式 2.遊戲 3.可見之求婚行為 4.前交配 5.競爭行為。所有的鯨類,都是靈巧的潛水者,牠們在水中尋找食物。但對哺乳類而言,他們必須在一段時間之後升到水面呼吸空氣。就在幾年前,只有少許有關鯨潛水的資料,這資料由解剖標本、海底電報、解剖構造的檢查,並非直接實驗性的觀察,如探險家和伴隨捕鯨業的觀察。一般認為,虎鯨頭腦的主要作用在於製造音訊。虎鯨的聽覺已發展為一套極複雜而有效的感覺和傳達系統。視覺在水中大受限制,而聲音是很好的傳達方式。因水是傳聲的良導體,聲波在水裡傳播速度快、距離遠,它是海洋裡最有效的信號傳遞方式,所以依靠回聲定位了解周圍環境在海豚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虎鯨實際上是用聽覺在 "看"東西。回聲定位的作用原理,本質上來說與光波的作用方式頗相似,光照射到物體上,就會產生反射。我們所感知周圍目標實際上是看到物體的反光,回聲定位也相類似。簡單來說,就是虎鯨發射一個探測聲束,遇到魚等目標時產生回聲,回聲回到虎鯨處又被其感覺器官所接受,通過分析回聲的強弱和頻率變化、發聲與收到回聲的時間間隔等,判斷所探測目標的距離、魚的大小、逃跑速度等,不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和速度,隨其向獵物接近,所發之探測聲越來越快,常每秒達數百次,最後準確的補到獵物。虎鯨是經由呼吸孔呼吸空氣中的氧,在水下游動的時候,呼吸孔關閉起來,經由一陣複雜的「水管」系統作用,空氣會被來回推動,加上震顫的蓋口與共鳴的腔室的幫助,製造出極高頻率的聲音,但聲音不是由嘴部發出,而是由前額所發出。虎鯨所發的聲音除用於回聲定位外,還用於相互間的聯繫。他們會發出尖叫聲、口哨聲、嘆息聲、啊啊聲…等等,而世人認為虎鯨的聲音能夠顯露感情。它們的聲音是非常多采多姿的,每種聲音信號有何意義以及所表達的情緒反應…等等,仍有待我們繼續探討與研究。

Ø抹香鯨

從捕鯨的資料及現有的研究中,以可以清楚看到抹香鯨的基礎社會單位為─育幼群體,成年雌性的小孩及年少鯨,在溫水海域經常形成2--50隻的群體,且育幼群體可以有效保護年少鯨豚,不被大形鯨豚當成食物。抹香鯨生活在世界上深水海域中,大部分抹香鯨的社會行為的資訊來自捕鯨行業對鯨的研究。牠生活在開闊的大洋之中,通常在有深海的大陸棚中,他們不容易被研究,但現在已有小型帆船帶領從事行為研究,在野外有可能研究他們。也可由抹香鯨被大隊船隊獵殺時,從事紀錄的時間看出社會行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