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舞蝶見風潮 遇見天空楊錦聰 自然悅音共和國 文人雅士話風潮 懸懸而望櫻花雨 愛樂小子夜精靈
------------------------------
訪問楊田林老師
民視記者蕭慧芬
東森媒體陳慈懿
學校主任看風潮
------------------------------
計 畫 簡 報
網 站 導 覽
      ※ 訪問東森媒體陳慈懿小姐

訪問東森媒體陳慈懿姐姐
訪問東森媒體陳慈懿姐姐
當吳金黛《森林狂想曲》裡的蟲與蛙、人與動物一起現身於大自然舞台中,在月色的柔光下,猶如躍動的精靈,在大自然的舞台裡歌舞狂歡。當吳金黛《我的海洋》沙灘上的自行車頂著海風,來來回回讓海風灌飽了白白的T恤。快樂和單純成為人們內心的渴望。當「自然悅音成為一種文化」,「文化成為一種產業」的現象產生之際,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已經顯露高度的急迫性。
東森媒體陳慈懿姐姐
陳慈懿姐姐原先擔任台視記者,這幾年轉入東森媒體工作。之前,她曾經針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議題,訪問過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教授,又在一份主題探討的報導之下,訪問過風潮吳金黛小姐。陳姐姐說,文化創意產業的理念,在風潮表露無遺。
生活與心靈的音樂激盪
陳姐姐說音樂是人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陳姐姐說音樂是人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陳姐姐說,當工業發達到一個層次,再想要升級就要加上創意與文化,音樂也同樣可以加入情感上的需求,用來滿足一種渴望的想念,音樂不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在人類生活中,音樂市場的確佔有重要的份量。
風潮音樂雖然不屬於主流音樂,但在非主流音樂裡,風潮卻站在主流市場的位置。好比陶笛阿志,現在只要一提起陶笛,我們馬上會聯想到風潮的游學志,這就是風潮將文化、創意發揮到極致的地方,所以他們才能在非主流音樂市場裡,佔有一席之地。
音樂與文化的創意產業
與楊田林老師合影
與陳姐姐合影
對於風潮唱片能在文化創意產業開創一片天,陳姐姐則用「專業」來說明文化發展的基礎,她認為「任何事情都要建築在專業的技術上,才會有所謂的文化。」像羅浮宮、大都會博物館,都有各式各樣不一樣的收藏商品;而風潮就是用自己的文化,結合專業的音樂素養而發展出的一個品牌。風潮很受歡迎的自然音樂、與現代人生活結合的心靈音樂和因為理想而做的少數民族音樂再加上創新的行銷方式,讓他們成為文建會選定的臺灣音樂文化產業的標竿。
專業、用心、生命的情懷、文化的內涵和創新的行銷手法是我們對風潮唱片所下的註解。與陳姐姐的對話,讓我們更了解臺灣的音樂產業要升級,唯有發展由文化創意支撐的品牌,才能創造一個世界級的臺灣音樂。

本網頁之音樂及圖片為風潮音樂及提供人所有,未經同意請勿使用! ( Top )
臺北市西湖國民小學 愛樂小子 製作 聯絡信箱:lcc@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