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參加的競賽類別是: |
地方音樂藝術 |
我們的「地方社區」 |
我們的社區位於台北市內湖區金面山下,面對著蜿蜒的基隆河,有山有水,有綠樹環繞,更有大自然悅耳的聲音為伴。學校生態園內潺潺的流水聲,伴隨著季節性的蛙鳴,讓我們每天都能享受到大自然最美妙的音樂。約兩三年前,學校開始推動「望遠凝視」的視力保健操運動,使用風潮音樂「動物狂歡節」的大自然音樂唱片,發現蟲鳴鳥叫的大自然聲音,可以譜成如此優美、平靜心靈的樂章。想想我們的社區、校園不就是位每天提供我們優美音樂的大自然演奏家!
風潮唱片是臺灣致力於自然音樂創作的唱片公司,努力紀錄在地珍貴的聲音,為我們的音樂、文化盡一份傳承的心力。從內湖的金面山擴大到全臺灣,我們發現美麗的臺灣,有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每個角落、每個生命都有值得我們去紀錄的樂章。各地方自然環境與人文而產生的優美悅音,
都是我們珍貴的資產,我們應該學習去聆聽並珍惜它。
|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
從海浪拍擊的潮聲到蟲鳴鳥叫的聲音,風潮唱片創作了一系列的大自然音樂,我們因喜愛風潮的音樂,因此希望藉由「遇見天空」的主題,介紹風潮唱片公司的音樂特色,以及創辦人楊錦聰先生音樂創作與經營的理念。同時我們安排音樂錄製的體驗活動,從紀錄校園與社區的聲音,到參與西湖國小「夢的翅膀」活動主題曲的錄製,讓學生了解音樂製作的過程,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興趣外,也建立用心觀察環境、愛護環境的態度,及尊重智慧財產權的觀念。
|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
我們學校的電腦資訊設備完備,目前學校有兩間全新設備的電腦教室,一間多媒體電腦教材製作室,加上班班有電腦、師師有電腦,全校電腦總數超過兩百台,滿足每位老師與學生電腦使用的需求。對外連線網路有一條教育局資訊室提供下載2Mb;上載512k的ADSL學術網路,另學校自行申請有一條下載8Mb;上載640k的ADSL專線,供全校師生使用。電腦多媒體製作所需之軟硬體設備樣樣俱全,從數位相機、DV、掃瞄器、錄音設備到影像影片及音效處理軟體等,提供師生充分使用。學校更提供全校每位師生個人Email信箱、個人網頁空間及超過120MB網路硬碟空間【老師1GB】,滿足師生網際網路服務使用的需求,更提供揮灑的空間,製作有聲有色的個人網站。在資訊設備不虞匱乏的環境下,我們珍惜每一樣學習的設備、每一份學習的機會,資訊教師更絞盡腦汁辦理各項資訊研習、規劃學習課程及辦理各項網路競賽活動,努力提升全校師生的資訊能力,希望讓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熟練應用電腦及網際網路服務的高手。
|
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
參加「遇見天空」的專題研究,我們感到最興奮的是與吳金黛姐姐尋找校園自然悅耳的聲音,吳姐姐帶來許多專業的錄音設備一一向我們介紹,不過有聽但不是很懂。錄製校園聲音時,讓我們一直很驕傲的生態園青蛙的叫聲,全部聽不到了,因為季節不對。其次是進錄音室錄音,原本以為很好玩,很快就可以錄製完成,結果耳機一戴上後,有些同學就一直走音,重錄了好幾次才錄製完畢,真是累人。
|
心得箴言 |
從這次專題網頁的研究活動,我們發現了一些校園與社區平常不會去注意的聲音,用心聆聽也能讓自己感受到一份驚喜。重要的是,這些自然的聲音若不好好去關心與保護,終有一日也會消失無終。從楊錦聰哥哥的訪談中,我們體會到音樂創作的辛苦,也了解到盜版音樂對音樂創作人的衝擊與傷害,所以喜愛音樂,就要購買正版音樂,這樣才能讓創作音樂的人製作更多好聽的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