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pei  Municipal  Hsihu 

  Primary  School

聯絡我們 │ 歡迎您       

輔導室 愛心志工 家長會 學校日 輔導網絡 資源班 回首頁  
       

     台北市西湖國民小學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

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施計畫    

壹、學校概況與特質

一、計劃緣起

本校成立於民國六十七年,歷經孕育與成長階段,逐漸發展成特有的學校文化。師生勤奮樸實、和諧安定,與社區關係良好,加上教育設施完備,各種專科教室、游泳池、運動場、活動中心及寬廣優美的校園,是我們硬體的優勢。在新世紀的開始,三十年校齡的西湖國小,期盼經營成一所親、師、生都擁有「健康、主動、尊重、宏觀」等優良特質的校園。在這裡,兒童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領航員、家長是教育的合夥人、社區是學習的資源、行政是教學的補給站,分別居於不同的立場,一起為達成學校的共同願景而努力。

如何善用此軟硬體的優勢,發展兼具務實與前瞻性的學校目標,端賴匯聚所有的教育資源,再加以系統的制度規劃及有效的執行與評鑑的歷程,凝聚學校成員的熱忱,堅持「用專業確保 自信、以品質贏得尊嚴」的信念,繼續「追求卓越、保持優勢」,達成學校目標。

自九十一學年度起實施教育部推廣的「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方案」,參考許多實驗學校提供的相關概念與實例資料,加上本校的現況及特色編列本實施計畫,期盼能全面運用於學校輔導工作,以提昇學校整體經營效能。讓學校組織運作統整化,確實把每一 位學生都帶上來。

二、學校辦學理念

(一)落實學生第一的最高原則

(二)提供教學為先的行政服務

(三)發展安全快樂的教學環境

(四)設計多元適性的學習內涵

(五)把握前瞻正確的行政決定

(六)推動親師合作的伙伴關係

(七)營造民主開放的學校氣氛

(八)型塑優質典雅的校園文化

(九)建立共治共榮的西湖願景

三、學校特色

(一)推展圖書館利用教育,培養自學能力;組織愛心家長服務團,協助指導圖書館利用教育及「小小閱讀人」系列活動。

(二)實施「教訓輔三合一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整合方案,建立有效輔導體制,增進組織功能,結合社區輔導網絡,協助學生適性發展,培育學生健全人格。

(三)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充實各項教具媒體,以生動活潑的教學設計,結合社區資源實施班群教學,發揮「多元化、個別化及適性化」的教學精神,讓學生主動而快樂的學習,營造更優質化的班級經營。

(四)實施多樣化教學評量,以生動活潑教學及主動快樂學習方式,擴充學習領域,提昇教學品質。

(五)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結合社區人力資源組成多項愛心家長團體,協助學校實施圖書館教學、導護、環保、認輔等工作,充分發揮親師合作之功能。

(六)鼓勵教師自發性的學習成長,舉辦教師專業成長進修活動,期以永續學習型成長團體來共同經營學校。

(七)試辦幼小銜接實驗方案。

(八) 實施九年一貫課程,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尊重學生個別差異,激發學生的多元智慧潛能;培養具關鍵能力的新世紀優質兒童。

 

四、學校背景分析

 

(一) 外在背景分析

1.學區環境:本校位於內湖行政區西邊,靠近大直社區,緊鄰西湖國中及德明科技大學,叢集成一個完整的文教社區,學區的其他部分大部分是住宅區,而距離本校約二百公尺的基隆河濱重劃區是一個新開發的高科技輕工業區,為附近帶來大量的科技業的人潮,對於社區居民的生活型態產生不小的衝擊。

2.學區人口:學校附近住宅區大半是建造年代三十年以上的公寓住宅,有一部分是眷村改建的國宅,大部分是住商混雜的公寓,因為家長背景的差異,也造成學生生活習慣、態度的不同。

3.學生家長職業:學生父親的職業依序以商、工、服務業、公居多,學生母親的職業依序以家管、商、工、教居多。大多忙於生計,較無暇關切學生表現,對於學校教育少有干預,對學校提供之人力與物力資源,則尚稱豐富。

4.學生家長教育程度:家長教育程度中上,碩士以上約佔3%,大專約佔43.1%,高中職約佔38.3%,國中以下佔15.6%。

5.學區社會資源:學校依山傍水,山上生態資源豐富風景秀麗,左邊傍著基隆河畔,河堤外青青草原,幅員廣闊,河岸上時有候鳥悠遊其中,社區內更有一棵三百年老樟樹及礦脈遺址,生態與人文資源相當豐富。基隆河河濱重劃區,高科技大樓林立,為附近商家帶來大量商機。咖啡館、簡餐店、網路咖啡廳陸續開張。

(二)內在背景分析

1.學校沿革:西湖國小於民國六十七年成立,首任校長林勝澤先生,第二任校長劉哲三先生,第三任校長為彭新維,現任校長為林麗仙。全校普通班三十一班、特教班三班、幼稚園二班,教職員工84人,學生約900名。校地20773平方公尺。

2.學校整體環境

a.因鄰近新設學校,學區縮小,學生驟減,而顯得校園空間很大。

b.植物種類繁多,花木扶疏,綠意盎然,吸引不少昆蟲鳥類聚集棲息。

c.建有活動中心,附有室內球場、圖書館、游泳池、視聽教室。

d.面鄰內湖金面山麓,有城市山居的感覺。

e.學校建築未整體設計一次完成,而共分六期施工,銜接走廊有多處高低落差,造成動線不流暢。

f.學校建築設計未明確區隔教學區與運動區,致校園的假日開放管理不易。

g.植物栽植未重視景觀規劃,雖綠意充足,但層次與色彩仍顯不足。

3.班級平均人數:普通班平均每班學生數為27.7人。

4.學生學習意願:普遍學習意願高,具可塑性。

5.員額編制:現行編制教師70人(含幼稚園教師4人、資源班教師6人)、行政人員6人(含校長1人、人事會計各1人、專任組長2人、護理師1人),幹事3人、校警2人、工友6人總計84人。

6.教師平均年齡:教師年齡平均約38歲。

7.教師教育程度:研究所佔4%,師範大學及教育學院佔80%、一般大學佔16%。

8.教師專業自主表現:自主力強,有創見。為因應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正加強課程發展知能的研習。

9.學校預算:因預算緊縮,呈現人事經費比例偏高的情形。以90年度為例,全校該年度歲出預算計編列96,430,016元,其中經常門為93,289,016元(佔96.74%)、資本門為3,141,000元(佔3.26%),而在經常門中又以人事費編列80,144,124元,佔年度總預算數的83.11%為最高。

10.過去表現:在老師方面,學校日活動受評選為特優獎、獲選教師中心教學研究專案補助、獲選全國最具創意教師獎、亞卓市網站比賽首獎與佳作獎、學校網站比賽佳作、教學媒體製作比賽冠軍、受邀參加多元活潑教學種子教師培訓、全國桌球比賽亞軍,尤有甚者是有六位老師參加「全國多媒體教材設計比賽」成績亮麗,共獲得三個第一名、一個第二名、佳作和入選,總獎金二十六萬;在學生方面也有許多令人雀躍的得獎記錄,兒童歌仔戲仍然廣受歡迎常受邀到各地演出,桌球隊獲得師生杯雙料冠軍、中正杯冠軍,首次成軍的民俗運動扯鈴隊獲得優勝,游泳隊和羽球隊也有不錯的訓練成果,多語文競賽和美勞競賽也有個人優選和佳作的表現。

(三)未來展望

           提供學生快樂、豐富而有效的學習,創造學生的最大福祉,展現西湖人「用專業確保信心,以品質維護尊嚴」的豪情壯志,成就「全是贏家的學校」。

 

 

台北市西湖國民小學SWOT分析摘要表    

分析項目

有利條件

不利條件

未來契機

未來危機

行動建議

 

 

 

 

 

 

Ø          員工多才多藝,工作績效高

Ø          逐年減班,學生享有多的校地面積

Ø          校舍充足,利於教學

Ø          校園景緻優美,有利於境教功能

Ø          金面山教學資源豐富,可做為自然教學環境

Ø          社區家長對學校傾向於支持尊重,少加干預

Ø          教師能專業自主

Ø          學生純樸可愛

Ø      減班之後的資源短少問題

Ø      中壯年教師退休潮,教師生態丕變

Ø      親職教育有待加強

Ø      家長人力資源有待開發

Ø      教學設備仍嫌缺乏

Ø      利用充裕的空間,有條件參加教育實驗,如「幼兒學校」的試辦

Ø      學校經營彈性大,有利發展學校特色

Ø      家長認同學校,可提供豐沛資源

Ø      與學區附近新科技園區建立關係,結為夥伴關係

Ø      經營各類社團活動,發展多元智慧

Ø      學校優勢喪失,失去競爭力

Ø      學校區位配置密度高,易因學校因素造成學生流失

Ø      學校教育經費的短缺

Ø      親職教育未能立即收效

Ø      發展學校特色,保持優勢

Ø      進行課程改革宣導

Ø      匯集教育資源,加以有效運用

Ø      進行教師專業對話,力行反省性教師的教學實踐       

 

 

 

 

 

 

 

 

 

 

 

 

Ø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已準備就緒

Ø      小班小校業已實現

Ø      鼓勵兒童閱讀

Ø      實施服務獎章制度,鼓勵勤勞服務的習慣

Ø      九年一貫課程統整,及領域目標有待宣導   

Ø      因應九年一貫,發展領域特色  

Ø      教育政策的持續有效推動   

Ø      持續進行九年一貫,宣導說明

Ø      發展學校特色       

Ø      緊鄰金面山,自然資源豐碩

Ø      學校可做為社區資源中心提供學習及生活休閒

Ø          家長社經背景稍有差距

Ø      校園環境優雅,有利發展學校特色

Ø      可結合社區資源,充實學生學習活動

Ø      內湖捷運施工期間的環境及安全的衝擊  

Ø      規劃創意教學步道

Ø      進行學校整體規劃

Ø      家長尊重學校行政及教師班級的經營

Ø      家長能支持參與校務運作

Ø      雙薪、單親家庭、親職教育有待加強

 

Ø      規劃學校經營特色,以贏取家長認同  

Ø      教育資源少

Ø      親職教育不易收效

Ø      加強辦理親職教育

Ø      常辦愛心媽媽、義工媽媽的感恩茶會

 

 

 

 

 

 

 

 

 

 

 

 

 

 

 

 

 

 

 

 

 

 

 

 

 

 

 

 

 

 

 

 

 

 

 

 

 

Ø      教師具有高度敬業精神

Ø      教師教學方式活潑多元,具有教學熱忱

Ø      同學年情誼濃厚,利於教學的協同合作

Ø      教師課務較重

Ø      進行班級組群,共同研發教材、協同教學,發揮教師專長,培養學生潛能

Ø      推動教師同儕視導、觀摩機會,提昇教學品質  

Ø      教師仍需兼任行政工作,負擔過重

Ø      教師應謀求專業發展,形塑學校特色,共創美麗願景。

 

Ø      發展同儕視導

Ø      簡化行政工作

Ø      辦理學校本位的教師進修   

 

 

 

Ø      在受尊重的環境下,得以快樂自主學習

Ø      學生純樸,勤於學習

Ø      學生閱讀意願高,有利發展閱讀風氣

Ø      家長教育觀念偏差,不當的期待造成學生壓力

Ø      資訊科技廣泛運用於教學上,增加學生自學機會

Ø      多元升學制度影響家長觀念,尊重學生多元發展

Ø      資訊教學設備仍待充實

Ø      多元學習的誤用,造成學習負荷過重

Ø      利用彈性課程,進行閱讀心得分享

Ø      辦理親職教育,建立家長正確教育價值觀

Ø      成立多元社團

Ø      依校務發展計劃,編制年度預算,以利學校整體發展

 

Ø      經費運用的成本效率觀念仍待提昇   

Ø      未來學校本位預算管理,有利經營統籌運作   

Ø      學校本位預算管理,停留在樓梯響的階段   

Ø      辦理經費經管人員進修

Ø      儘快落實學校本位預算自主

 

 

 

Ø      設備管理同仁負責盡職

Ø      設備的維修管理與運用正常有效   

Ø      部分設備逐漸老舊

Ø      資源設備略為不足

Ø      排列師生需求之優劣順序,逐年充實

 

Ø      隨著需求增加而新增的教學設備的維護與更新的經費負擔日漸沉重  

Ø      逐年編列經費,重點發展

Ø      校際間資源共享機制的建立

Ø      教師參與研究與開發教材頻頻獲獎

Ø      學校重點社團多,而且表現優異

Ø      生活教育優良

Ø      教師認真,學生活潑   

Ø       

Ø      可以思考學校未來的走向,在現有的基礎上,往上提昇

Ø      家長會能積極協助校務運作

Ø      學習集中於課業

Ø      體適能有待加強

Ø      辦理多元社團,發揮學生潛能

Ø      辦理體能活動

Ø      加強創意學校,經營小而美、小而好的學校

 

織文化

Ø      老師團隊的觀念默契足

Ø      教師會、家長會、學校行政運作順暢

Ø      行政能充分支援教學   

 

Ø      教師負擔重,備課時間不足,不利班級組群協同教學之實施

Ø      學校行政人員由專職人員負責,有利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與實施

Ø      課務重,教師行動研究時間不足

Ø      建立教學群

Ø      尊重教師文化

Ø      健全行政組織

 

貳、三合一方案的精神

    本方案設計是透過學校行政組織結構的調整,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讓學校相關人員有最佳的互動模式以形成共識,改善學校組織氣氛,強化學校輔導文化,提昇學生適應能力及學習成效,以帶好每一位小朋友。

文字方塊: 帶好每一位小朋友

實現三合一的主要精神

 

 

 

 

 

 

 

 

 

 

 


叁、三合一方案的內涵

一、成立學生輔導規劃組織:

1. 成立本校「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執行小組」(如下表)

2. 擬定本校整合計畫。

成立本校「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執行小組」組織如下表:

  編號

職稱

      姓名

執掌業務

備註

1.

主任委員

汪明芳

綜理各項事務

校長

2. 

副主任委員

鞠雯如

協助綜理各項事務

家長會長

3.

副主任委員

蔡舒蓉

協調教師配合事項

教師會長

4.

委員兼執行秘書

曾彩環

掌控計畫進程

輔導主任

5.  

委員

廖本哲

執行教學輔導事項

教務主任

6. 

委員

葉士杰

執行生活輔導支援

學務主任

7. 

委員

葉蓁燕

執行事務支援事項

總務主任

8. 

委員

黃瓈慧

執行輔導特教事項

特教組長

9.

委員

吳雪華

協助執行教學輔導事項

教學組長

10. 

委員

謝侑霓

協助執行生活輔導事項

生教組長

11. 

委員

韓道昂

協助執行事務支援事項

事務組長

13. 

委員

呂秋虹

執行計畫與協調 事項

學年代表

14.

委員

游孟玲

執行計畫與協調事項

學年代表

15.

委員

李佳宜

執行計畫與協調事項

學年代表

16.

委員

 鄒瑞嬋

執行計畫與協調事項

學年代表

17.

委員

邱貞綺

執行計畫與協調事項

學年代表

18

委員

黃佳怡

執行計畫與協調事項

學年代表

19

委員兼會計

蔣智慧

執行經費核銷事務

會計主任

 

二、落實教師輔導學生職責:

1.落實認輔制度,鼓勵教師全面參與認輔工作教好每個學生。

2.編印教師輔導工作手冊。

3. 重視特殊教育。

4. 邀請退休教師返校擔任輔導教師。

5. 重視生命教育透過體驗學習,培養學生探索生命的意義,尊重生命的價值。

三、強化教師教學輔導知能:

1.強化各領域教學研究小組功能。

2.規劃辦理教師輔導知能研習活動。

3.推動教學視導與教師自我檢核。

4.推動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

四、調整訓輔組織運作模式:

()培養教師具備教訓輔統整觀念與能力,以輔導理念推動工作。

1. 訓導處兼具生活教育及輔導學生初級預防功能,以輔導理念推動訓導工作。

2.輔導室加強輔導學生二級、三級預防工作。

3.各處室主任皆為「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執行小組」成員,加強處室互動與聯繫。

            4. 倡導「單一窗口的服務精神」,提升行政效率。

(二)學校組織氣氛的改善

            1.加強教師專業與自主負責,倡導愛心、尊重、關懷與激勵,增加彼此互信的基礎。

            2.設法增進教師的「參與感」、「成就感」,最後激勵出「責任感」,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的服務態度。

            3.確立學生的主體性,教學為先、行政服務的學校價值。

(三)學校輔導文化的加強

            1.建構學習型的學校,學習型的社區與家庭,提升老師、社區人士及家長的輔導專業知能。

            2.透過學校日活動,倡導親師生合作的教學計畫與班級經營計畫。

            3.設置對口單位,以專責社區資源的整合發展,建立輔導網絡系統,發揮輔導功能。

(四)帶好每一位小朋友(學生適應能力、學習成就的提升)

            1.強化教師辨識能力及有效能的教學(教學研討、成果發表與經驗分享)。

            2.加強補救教學與個案認輔工作。

3.多元生動的教學內涵、適性活潑的教學方法,蓬勃發展的課後活動,讓學生快樂健康的學習。

五、結合社區輔導網絡資源

() 辦理家長成長班

1.辦理家長成長知能講座

2.辦理家長志工各種才藝分享,目前有電腦班、韻律舞、插花、烹飪…

() 規劃親子活動

1.辦理親子讀書會

2.辦理親子上網研習

()建立社區輔導網絡,編製學校輔導資源網絡資料

()規劃愛心家長培訓課程

()成立家長輔導志工群

()推展學校日活動,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成為教育合夥人。

           

 

肆、結合社區資源,建構學校輔導網絡

 

     學校的輔導人力有限、輔導專業不足,而社區卻蘊藏著無限資源,因此,欲求輔導成效之全面落實,必須將輔導工作植基於社區、學校、家庭的整合發展之上,無論學生是在社區活動、或是在學校求學、抑或是在家庭生活,均能獲得完整且一貫的輔導。

     「三合一」的意涵有四:除了社區、學校、家庭的整合發展之外;還包括親、師、生的整合發展;學校內的教學人員、訓導人員、輔導人員的整合發展;以及教師會、家長會、學校行政的整合發展,此四意涵的三合一,皆強調「合」的概念,與過去數十年,輔導工作訓、輔單位各行其是,各自本位,強調「分」的概念不同。須知學生的人格發展是完整的,不可加以分割的,各單位固然可以分工,唯整合發展更是重要,最後三合一皆合於學生身上,大家共同為學生輔導而努力,帶好每位學生。

      當「回歸主流」「融合教育」政策推行之際,各類型特殊兒童轉而就讀普通班級,普通班教師因特殊個案(尤其是自閉症、過動症、情緒障礙症兒童)咸感輔導專業的不足,轉而求助輔導室,輔導室人員亦覺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時何不開發無窮潛力的社會資源,建立與運用社區輔導網絡系統。

 

 

 

伍、執行項目與實施內容

執行項目

實施內容

執行

單位

辦理時間

預期成效

一、成立「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執行小組」推展工作

1.小組成員:主任委員(校長擔任)、執行秘書(輔導主任擔任)、各處室主任、相關組長、各學年主任、教師會代表、家長代表、學者專家。

行小組

97.2

◎每學期召開檢討會一次。

3. 整合計畫執行成效評估。

教育部

97.10~

◎校內自評。

二、落實認輔制度

1.教師全面參與認輔工作。

輔導室

96.10

老師參與度80%以上

搜集教師輔導學生之有效策略與模式,提供教師輔導學生之參考。

貫徹「零拒絕」政策,照顧好每一位特殊兒童,

2. 編印西湖貼心手冊

執行小組

92.6~

3. 重視特殊教育

輔導室

全學年

4. 邀請退休教師返校擔任輔導教師

執行小組

經常性

5. 重視生命教育透過體驗、探索,尊重生命的價值。

輔導室

定期舉辦

三、強化教師教學輔導知能

1.強化學群(年)會議功能。

教務處

每兩月一次

◎與週三進修結合,落實教學研究功能。

2. 成立『教學資源中心』'整合各項教學資源。

教務處

91.09

2. 強化各領域教學研究小組功能。

教務處

定期

3.辦理教師專業成長團體,強化各學習領域會議研究功能,並融入輔導理念。

教務處

91學年度起週三下午

4. 規劃辦理教師輔導知能研習活動。

輔導室

92.3-97.10

5. 推動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

教務處

全學年

6.編印教師進修成長叢書。

教務處

92.08

四、統整行政組織運作模式

 

1. 建立人員最佳互動模式。

2. 建立人員最佳互動模式。

3. 改善學校組織氣氛。

4. 加強學校輔導文化。

5. 帶好每一位小朋友。

執行小組

92.2

輔導室加強輔導學生二級、三級預防工作。

學生、老師、家長、社區最佳互動,形成共識。

設置對口單位整合社區資源建立輔導網絡系統,發揮輔導功能。

五、辦理親職教育及志工家長成長班

1. 辦理家長成長知能講座。

2.成立班級親師會。

3.辦理輔導志工,輔導知能研習。

4.成立班級閱讀小組。

5推展學校日活動。

 

輔導室

輔導室

輔導室

輔導室

輔導室

全學年

92.2

92.3~92.6

92.2~

上、下學期期初各一次

一年6場次。。

將輔導工作植基於社區、學校、家庭的整合,大家共同為學生輔導而努力,帶好每位學生。

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成為教育合夥人。

六、結合社區資源建構學校輔導網絡

1.了解、拜訪、延聘社區資源系統

執行小組

92.2

結合本校附近相關單位建立輔導網絡系統。

2.建立社區輔導網絡,編製學校輔導資源網絡資料。

輔導室

91/11

 

3. 成立校園事件處理小組。

執行小組

經常

演練各項危機處理流程。

4..社區校園死角巡邏及成立愛心商店。

訓導處

經常

照顧學生安全

七、實施各科教學觀摩及教學經驗交流

1.實施教學觀摩,各學科每學期舉行一次觀摩會及研討。

教務處

91/12~

教學經驗交流與分享。

2.邀請專家學者講授視導與評鑑之功能、作法。

教務處及執行小組

92/1~

八、編印成果報告

1.成立編輯小組。

執行小組

92/5

 

 

2.學期末出版,印送本校師生及相關單位。

編輯小組

 


陸、經費預算    合計:新台幣柒萬元整(如各項經費明細附件)

柒、預期成效
一、量的成效
(一) 召開執行小組會議2場次。
(二) 辦理教學觀摩及研討會5場次。
(三) 辦理認輔教師座談會暨個案研討會共2場次。
(四) 辦理七大領域教師教學研究會7場次。

(五) 編印教師進修成長叢書暨西湖貼心手冊各1冊。

  (六) 辦理教師輔導知能研習7場次。
(七) 辦理家長輔導志工陪訓工作坊。
(八) 辦理家長成長知能講座6場次。
(九) 開設愛心志工媽媽成長班8個組別。
(十)辦理小團體輔導5場次。
(十一)辦理個案研討會3場次。
(十二)辦理校園危機處理研討會2場次。
(十三)辦理訓輔工作聯繫會報2場次。
(十四)三個學年實施幼小課程銜接實驗計畫。

二、        質的成效

(一) 依據學校環境條件,彈性調整訓輔行政組織,期能以輔導理念推  
   動訓輔工作。
(二) 透過學校本位教師進修,能有效提升教師教學輔導專業素養,促 
   進專業成長並落實於教室層級之教學與輔導。
(三) 統整家長及社區資源,建立學校輔導網絡,並促使每位教師善盡
   教學及輔導學生職責,全面提升輔導品質與成效。
(四) 有較佳的學校行政互動模式和內涵,能提高教學與輔導效能,引
   導學生適性發展,健康成長。

 

實施計畫社區網絡輔導研習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