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中的精靈
--> 彩色的森林
--> 漫舞的魚群
----------------------------
回到首頁
簡報計劃
網站導覽

【打造魚類的棲息空間】 (觀看影片)

人工魚礁投放的目的,就是想透過人為的力量,改善漁場的環境,為各種體型的魚類打造適合的棲避空間。
合宜的投放地點,經過時間的催化,整個魚族的生態慢慢成形:藻類、牡蠣、藤壺與珊瑚等等生物,就像是室內設計師一般,將冰冷的艦體裝潢佈置,再加上附著性生物帶來食物來源與更優質的棲息與繁殖環境。
良好的環境能吸引眾多的魚群和底棲性魚類陸續進駐,而洄游性魚類亦會在此聚集滯留。
例如投放於澎湖七美的凌雲艦上已有成群的經濟性魚種,如:烏尾冬、黃雞魚等。

【高經濟魚類】

目前在軍艦礁區漁場之中,常可見到的高價值魚種有黃雞魚、石斑、紅甘、龍占等等,其中又以黃雞魚為大宗。
調查人員甚至發現重達幾十公斤的石斑在這裡悠遊生活。除了可供食用的魚類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觀賞性魚群,如白吻雙帶立旗鯛、獅子魚等成天漫舞穿梭在軍艦礁身旁,偶爾還有身軀龐大的魟魚穿梭在艦底。
愛好潛水的朋友也迫不及待得前往造訪軍艦礁,在甲板上見到了亮麗的熱帶魚群悠游來去,潛水員有時甚至被紅甘群團團環圍在其中,興奮之情難以言喻。人工漁場已經成為熱鬧繽紛的水族樂園。

高經濟的紅甘魚群,常會出現在軍艦礁體中來覓食。
獅子魚身上斑斕的條紋及大張旗鼓的鰭條有如海中皇族一般的尊貴。
雞魚是最多的魚群,經常成群的游在潛水人員的身旁,撥也撥不散。
浮游生物豐富、小魚小蝦多,螃蟹覓食容易,牠的新家就在縫隙裡。
柴魚與立旗鯛也是群聚的魚類。
蝴蝶魚的魚群,好像置身於水族箱內。
船底沙地上的魟魚。
數量眾多的三線雞魚群。
臺北市西湖國民小學 魚兒魚兒水中游隊 製作 聯絡信箱:lcc@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