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桃園縣農業局漁牧課的游伯伯】
|
投放人工魚礁,對桃園縣大園鄉竹圍漁港來說,可說是一件大事,出海前,桃園縣農業局漁牧課的游兗深伯伯特地趕來會合。他對我們自我介紹的時候,還怕我們不會寫他的名字,特別用筆寫在紙上讓我們看「兗」,六位兄長,他排行老七,我們驚訝的睜大眼,問他真的嗎?游伯伯說,當然是真的囉!哇!真厲害,六個哥哥,名字跟意義一樣,帥!記不住游伯伯的名字還真難。
游伯伯對我們說說他參予投放人工魚礁的心得,他說,漁業資源保育分為兩種,一種是積極的,一種是消極的。積極的指魚苗放流、設置人工魚礁成立海牧場;消極的是指取締非法補魚。政府在這兩方面同時進行,希望確保沿近海漁業資源的豐沛與永續,維護台灣沿近海漁業發展。
游伯伯說,桃園縣的永安、觀音、竹圍等地,由民國68年起開始投放人工魚礁,一開始投的是桃園縣政府自己做的小型水泥礁,長寬高各為一公尺,因為成效良好,漸漸的研發出雙層水泥礁來。我們問到為什麼越做越大?游伯伯說,因為臺灣西海岸為沙岸,海底大多是沙子,沙地上沒有海藻、海草等水生植物
,魚類就不會在這裡聚集,有了人工魚礁後,微生物附著在礁體上,魚蝦便慢慢在此群聚。但沙子隨著海水漂流,很容易就將礁體覆蓋,所以人工魚礁要做大一些才好。
|
【地區政府極力爭取人工魚礁的設置】 |
這天投放的是鋼鐵礁,游伯伯說,去年已經投放一次,投了三座,今年又投放一次,也是三座。這些鋼鐵礁高8公尺,比起水泥礁來,可真是大得多了。桃園縣政府可是積極的在爭取在這裡設置人工魚礁呢!他們希望能擴大桃園縣的海底造鎮計劃。
海底造鎮計劃,就像人類的新社區造鎮一樣,藉由主社區的設計與營造,將鎮民吸引過來,使他們習慣住在這裡,而他的朋友也會跟著搬過來,這個鎮,就會越來越熱鬧了。
我們問游伯伯,桃園縣設置人工魚礁後成效如何?游伯伯說,漁獲價值粗分為底棲、中層、上層三種,其中以底棲魚類最有經濟價值,因為深海魚的魚身長、肉質好、營養價值高,價錢自然就好。在設置人工魚礁前,桃園縣的近海漁獲多為中層和上層,現在,底棲魚的捕獲量大大提高,他還舉例桃園縣漁民以釣具釣起的105台斤超大鮸魚喔!待會兒,我們就要去看看那條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