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竹圍漁港的張船長】
|
漁業署的叔叔伯伯們要出海投礁,他們雇請了竹圍漁港的金旺發68號張船長載我們出海,在出發前,我們請教了張船長:人工魚礁設置後,桃園縣的漁獲變多了嗎?張船長想了一下,說:一年四季中,以春季漁獲增加量最大,現在(秋冬季)以黃雞魚、鮸魚收獲最多。我們詢問到是大魚多,還是小魚多?張船長說,大魚小魚都有,因為小魚群聚在人工魚礁區,大魚也就跟著迴游在這個區域,蝦、貝類等也有無錯的量,尤其龍蝦、螃蟹等,都是一群一群的。聽到有龍蝦、螃蟹,我看到老師的眼睛都亮了起來,但是張船長可不認為這些是最好的漁產品,他說,竹圍漁港最有名的可不是這些,他推薦我們,等會下船之後,如果沒有吐、沒有頭暈,可以到這附近的餐廳嘗試一下「午魚」。
|
【人工魚礁改善了漁民的生計】 |
張船長帶領我們到竹圍漁港的「正福伯餐廳」,餐廳的牆上掛了一幅好大的魚拓,我們請三年級的李昱霖站在魚拓前當比例尺,您看!這條魚真是大得驚人!這條魚是張船長於民國87年以釣具在竹圍漁港人工魚礁區所捕獲的黃金鮸魚,魚身總長為198公分,重量為105台斤,這張魚拓可是打破了竹圍漁港的紀錄喔!我們很好奇張船長怎麼處理掉這條魚?難到是分請全鄉人享用嗎?張船長笑著說,一做完魚拓,就被餐廳買走了。我們追問這條巨魚的價錢,張船長只是笑著說,還不錯、還不錯啦!
從這張魚拓及三樓的另一張石斑魚拓圖,我們看出,桃園縣竹圍漁港在人工魚礁的幫助下,漁民有了更好的生計,這不就是政府極力推行人工魚礁的目的?難怪各地地方政府都極力想爭取在地方沿近海設置人工魚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