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早的收音機陪伴那段打拼的歲月 |
「好記擔仔麵」店裡雖然賓客滿座,但卻沒有吵雜喧嘩的鬧聲,傳來的卻是陣陣懷古歌聲,扣人心弦。「好記」播放的音樂沒有周杰倫「十一月的蕭邦」,也不會有蔡依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流行歌曲,臺灣老歌是在「好記」唯一可以聽到的音樂。
對年輕人與小朋友來說,台語老歌悲涼哀怨的歌曲、詞大都是陌生而且聽不習慣,但是對於1940到1970年代生長於臺灣的人,這些老歌傳遞的歷史背景,以及當時的生活狀況,訴說著他們那段物資缺乏、艱苦奮鬥的人生回憶。
臺灣歌謠的創作之初,由於歷史背景特殊,扮演著消極,吐出苦悶的民族感情曲調。 西元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之前,歷經荷蘭人佔領、鄭成功治理到滿清領台時期,所唱的歌謠如「都馬調」、「乞食調」、「悲歌」、「歌仔戲」等,這些歌謠曲調哀怨、淒慘辛酸,反映移民臺灣當時的孤苦、無助的悲情。
一八九五年日本統治臺灣以後,日本演歌流行,臺灣歌謠受其影響,不論曲調、歌詞都是日本演歌風格。「月夜愁」、「心酸酸」、「望你早歸」等,
這些日本統治期間創作的臺灣歌謠,哀聲悲調,聲聲訴說被統治者拉夫征戰的無奈,歌曲動人心魄,切入民族靈魂最深處。
臺灣脫離日本統治後30年,西元1945到1976年,臺灣從經濟蕭條、動盪不安的局勢,艱苦奮鬥,從重建家園走向安定自足的階段。「補破網」歌最能貼切的描述戰後的臺灣人,為了生活艱苦奮鬥,重建家園的心聲。而「孤女的願望」歌謠則唱出臺灣在振興農業,發展工業時期,臺灣人民為改善生活,鄉村男女青年,離開家鄉投入城市工業生產的行列。
年長的長輩們總是會訴說著他們當年艱苦的生活,要我們節儉、努力用功。我們無法體會他們當年的辛酸,但看見他們沉醉在這些老歌中,心中有一份感動,今日臺灣的富足,不就是長輩們在這些歌聲中所打拼出來的!「好記」所要傳達的應該也是這份情感吧!
我們感謝金企鵝唱片公司,授權使用「咱的歌 臺灣歌」36首臺灣老歌作為背景音樂,我們也將它做成老歌點唱機讓大家欣賞。
老歌點唱機,請點選歌曲名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