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明華園創辦人
明華園家族譜
明華園的蛻變
明華園大事記
=========== 
回到首頁
計畫簡報
 網站導覽
 
 
【明華園創辦人陳明吉先生】

從陳勝福先生的敘述與明華園的歷史中,我們認識了明華園的創辦人陳明吉先生,經過幾次討論與修改文字內容,我們將陳明吉先生的生平紀錄與創辦明華園的過程呈現在這個單元中。陳明吉先生出生於1912年,從小家裡貧苦,唸了三年小學就開始幫忙家裡分擔家計。那時他常在戲台下賣涼水,從此對戲劇演出產生了興趣。十三歲時,在因緣際會下,偷偷離家出走,加入了歌仔戲班,而開始了他與歌仔戲一生不解之緣,從一開始的跑龍套、到主角、到戲班班主,陳明吉先生經歷了無數的困難和挫折,不管情況有多麼困難,他都堅定不移的要將歌仔戲傳承維持下去。也就是在他的這種堅持下,明華園歷經日本殖民統治的壓制、光復後政府的冷淡對待、及電視普及後的慘澹經營,還能夠突破種種困境而成為目前台灣首屈一指的歌仔戲團。

【明華園的成立】

陳明吉先生於13歲時加入「新彩雲」戲班,同年轉入「和聲班」,小名「大憨仔」的陳明吉先生從龍套、四將到配角無所不演,直至有一回劇團演出戲碼「丹桂圖」當家小生突然離去,眼看即將開天窗的劇團,推舉陳明吉先生臨危受命,這齣丹桂圖奠定了陳明吉先生在劇團的地位。18歲時,和聲班老團長去世,幾位師兄弟合組「金和興」劇團,推舉年紀最輕的陳明吉先生為班主,自此,陳明吉先生成為劇團舵手,開始主導劇團的經營與方向。後來,金和興被日本人強迫解散,隔年,陳明吉先生再組「明聲」歌劇團,直到有一戲院老闆蔡炳華先生因與陳明吉先生有合作關係,希望劇團能有蔡炳華先生的名字,陳明吉先生才將劇團改名「明華」,這即是「明華園」戲劇團的前身。臺灣光復之初,一直辛苦支撐的明華,也在自由的空氣中展開新的步伐,陳明吉先在「 明華」兩字之後加一「 園」字,改為「明華園」,用以象徵家族興盛之意。

【陳明吉先生的理念】

陳明吉先生與所有臺灣的歌仔戲團一樣,胼手胝足歷經歌仔戲的繁盛興衰。明華劇團時,正值日本統治台灣之際,其形成、發展屢受日本統治當局壓迫,尤其民國26年盧溝橋事變後,隨著「皇民化運動」的積極推行,許多劇團被迫解散,或接受改造成穿和服由西樂伴奏的改良劇。但陳明吉先生從未萌生暫停或改行的心念,反而投注更多心血,期盼劇團更加茁壯。他一生投入歌仔戲表演藝術,將戲裡的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精神融入生活中,不但影響自己的為人處世,並教育下一代與團員。創辦明華園時,陳明吉先生一再提醒團員,除了在台上把戲演好外,還要將戲裡寶貴的忠孝節義、倫理道德化為藝術表演、娛樂表演,讓這些無形的精神融入戲裡,而不必說教,不必喊口號,觀眾一看就有所體會,這樣的精神對下一代的經營者與團員影響非常深遠。 這種獻身式的打拼,以及對歌仔戲的熱愛與堅持,為劇團種下根深蒂固的基礎,也形成了劇團的良好本質,使明華園能度過低靡,在台灣光復後與所有劇團共造歌仔戲四十、五十年代的黃金歲月。

【交棒予三子陳勝福】

1979年陳明吉先生將明華園的經營交棒給家族中唯一不會演、不會唱、沒有參與舞台演出的三子陳勝福先生,因為陳勝福先生長期在外工作,聽得到外界的聲音,能夠以客觀的看法的把外界最新、最重要的訊息帶給劇團,開創劇團新的契機。陳勝福先生接任團長後對劇團的改革與創新確實不負所望,1982年明華園推出「父子情深」,以異邦戀情及私生子認父的情節,引出一段倫理及人性錯綜複雜的故事,不同於說教八股的一齣戲榮獲全國地方戲劇比賽總冠軍,並獲得最佳團體演技獎、最佳編導獎及最佳小生獎。之後,明華園揚名全省,並獲選國家文藝季演出代表,其際遇可以一戰而霸來形容。

【陳明吉先生的奉獻與成就】

明華園的歷史,以中國傳統技藝一向為子承父業的角度來看,似乎毫不為奇;但在21世紀的今天,能找到一個持續傳承三代以上的戲曲家庭,而且是一家老小70多人全心投入,視明華園興衰為己任,恐怕是再也找不到了!由於陳明吉先生的領導,全家人的努力,明華園改變了國人對歌仔戲的認知,表演者、觀賞者重新有了共識,也讓學者重新注視傳統戲曲這個領域。
追溯老團長陳明吉先生在日本人統治下流汗播種,面對光復後經濟起飛、各式新興媒體的強力摧擊,仍能咬牙撐起,並在交棒之後,帶領明華園昂然走進現代化企業經營、跨出國際步伐,讓台灣歌仔戲走向國際的舞台,這份對歌仔戲的奉獻與成就,是臺灣歌仔戲發展史上名垂青史的典範。陳明吉先生於1993年獲紐約美華藝術協會頒發「終身藝術成就獎」、1995年榮頒日本民音藝術賞「終身成就獎」、1996年獲中國文藝協會頒發「八十五年文藝榮譽獎章戲劇成就獎」等殊榮,1997年陳明吉先生過世,享年八十六歲,回顧其一生為歌仔戲的堅持與成就,讓我們對這位在臺灣歌仔戲發展史上寫下光輝一頁的長者由衷感到敬佩。

臺北市西湖國民小學 西湖紅孩兒隊 製作 聯絡信箱:hsyea@tp.edu.tw